天氣轉涼了, 尤其德國最近天氣變得好冷, 早晚氣溫不到10度 !! 趕快又燉一鍋牛肉湯來吃~
紅燒牛肉在台灣實在太普遍了, 別說很貴很有名的店或是藏在小巷中在地人才知道的那種幾十年老店, 甚至很多媽媽煮的台灣版紅燒牛肉就超級好吃了! 在我印象中我媽媽煮的牛肉麵就很棒, 我們家從來不需要去外面吃所謂很有名的牛肉麵~ 我很愛牛筋, 所以媽媽都會加很多牛筋一起進來燉, 真的超好吃的!! 現在在德國一般超市沒辦法買到很棒的牛腱部位, 只要看到帶點筋的牛肉就高興的偷笑趕快買回家, 更別奢望還有牛筋了~ 所以湯頭的味道變得更重要, 雖說我真的常常煮紅燒牛肉, 不過每次煮出來的味道都不太一樣, 以前也沒想到要買牛骨來熬湯, 因為一般超市不會有牛大骨, 所以總覺得湯頭味道比較單薄! 有一次突然才想到沒有大骨就用小骨頭燉嘛, 有總比沒有好
有時在超市可找到骨頭比較多的Suppenfleisch, 就是德國人拿來煮湯的部位! 但是Suppenfleisch比較常看到的還是稍微帶筋的肉, 如果看起來不錯我會買來做牛肉麵 ''肉'' 的部分, 另外或是Schmorbraten有時也會帶筋, 也推薦買來做牛肉麵
燉湯部分這次我買Fleischknochen, 這個就是骨頭啦, 我就是加這個來燉湯, 只是超市有時有有時沒有~
說真的, 有加牛骨燉過的湯頭就是好喝呀~~~ 以前就覺得燉湯一定要用大骨才對, 沒有大骨就不燉了~ 哈哈, 其實變通一下發現成果也還不錯
[你需要]
牛骨 約500g
帶筋牛肉 約600g
紅蘿蔔 3根
蕃茄 2個(比圖中多一顆)
薑片 4片
蒜 4~5顆
[香料、調味料]
(有滷包直接放一包最方便)
八角 2大顆
花椒 1大匙
丁香 2個
陳皮 1小塊
辣豆瓣醬 2大匙
米酒 3大匙
醬油 4大匙
冰糖 1/2大匙
鹽 1小匙(份量自行斟酌)
[做法]
1. 把牛骨上面的肥油能切掉的切掉
2. 用蓋過牛骨的冷水加一片薑祛血水, 水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後撈起
3. 祛好血水的牛骨和1500~1800ml的水先燉高湯, 燉高湯時間切好配料和川湯牛肉部位, 牛肉切好, 滾水川燙5分鐘後撈起備用
4. 過了40分鐘, 看湯頭已經有點乳白色我覺得應該差不多了, 那就準備來煮「紅燒牛肉」吧
5. 平底鍋中放1/2大匙油炒牛肉
6. 加入辣豆瓣醬炒香後, 把肉加進高湯裡
7. 接著蔥薑蒜也炒一炒, 炒完我還有把香料也炒香才入鍋燉, 不過忘記照相了
8. 番茄和紅蘿蔔, 所有東西包括炒過的香料裝袋後全部丟進鍋裡, 煮開後中小火燉40~50分鐘, 熄火不要開鍋蓋悶1個小時
貼心小建議: 如果是晚上要吃最好中午之前就做好, 中午吃的話前一天先做好, 這樣湯頭和肉的味道會更棒
如果能買到更好部位的牛肉就更完美了, 可是人在異鄉就別太挑剔啦, 如果每次煮牛肉麵還要特別去肉店找肉, 久了就會覺得做飯辛苦和麻煩, 所以還是方便就好囉
在德國能吃到這樣真的超滿足!!! 有用骨頭燉煮過的湯有層次多了, 而且也更營養~~ 而且我怎麼覺得比我媽媽煮的還好吃阿....哈哈哈~ 真是對媽媽很sorry啦~
吸收了肉汁的紅蘿蔔很香甜, 每次煮牛肉麵裡面的紅蘿蔔都是第一個被我們搶光光的 !!!
大家也許都有屬於自己的紅燒牛肉麵配方, 我的是微辣至中辣版, 所以不適合小朋友 ^^ 但烈推薦海外遊子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