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 學校附近有一家賣藥膳的路邊攤, 只有賣簡單幾樣東西, 每次去我都會點麻油麵線 , 現在每次回想就很懷念以前和同學坐在路邊一起吃飯的時光 , 就算不說話各吃各的也沒有壓力 , 大家彼此熟悉 天天相處, 不用刻意找話聊也不尷尬 !!
黑麻油有一種獨特的香氣, 似乎只有台灣人會喜歡~ 之前有個德國朋友懷孕, 我這個朋友算是台灣通 , 所以我斗膽在她生產前送她一瓶台灣正港黑麻油讓她坐月子用, 我想外國人一定不習慣黑麻油加熱後的味道, 所以我跟她說, 在坐月子期間 , 煎蛋時可以用這個油代替橄欖油, 或是炒什麼菜炒完後滴一點這個黑麻油 , 但從此她沒再跟我提過這瓶我們台灣人在國外是為珍寶的東西~~哈哈哈 !! 不要說外國人, 就連有些台灣人都不喜歡麻油料理~~ 熊哥也不愛, 每個月到我吃麻油麵線的時候 , 哪一次他不是另開小灶 , 自己想辦法填飽肚子
[份量] 1人份
[你需要]
大雞腿 1隻
老薑
黑麻油 1/2T
米酒 2T
[做法]
以前啊, 我覺得自己做的麻油雞都好油喔~ 因為麻油要放得夠多才香, 後來做照燒雞看食譜, 好多食譜都說不要放油, 把雞皮那一面先朝下煎, 不要動他, 過一下雞皮裡面的油就會出來, 真的耶.........而且還蠻多的 !!後來我就想, 那麻油雞也可以這樣做啊, 而且阿基師說: 「黑麻油不適合長時間高溫加熱, 這樣會帶苦味, 所以做麻油雞 煸薑片時先用普通油比較好」
那太好了, 用雞皮上的油剛剛好, 這樣減少油的用量, 湯也會比較好喝 沒那麼膩
1. 雞腿剁開, 把皮剝下來 , 薑切薄片
2. 開小火把雞腿皮放入逼油
看看, 這麼多油 , 難怪以前我覺得麻油雞很膩
3. 把皮拿出丟掉
4. 開中火煸薑片, 至聞到香味, 薑片邊邊捲曲
5. 把雞肉放進去, 這時放 1/2T 的麻油和雞肉一起炒至雞肉變色, 約一分鐘吧
6. 開大火加熱水 , 稍微蓋過雞肉就好, 把表面的浮末撈一撈
7. 加米酒, 轉小火蓋鍋蓋煮10分鐘就好了 !! 只要雞肉熟了就可以吃了喔, 可以自己拿筷子試試看
我會在熄火前加一些枸杞, 然後依自己的喜歡再滴幾滴麻油, 感覺聞起來比較香 ^ ^
如果吃麻油麵線, 因為麵線很鹹所以湯裡不用加鹽, 另外燒一鍋水, 麵線煮熟後放進麻油雞湯裡就好了
我今天只喝湯, 所以加了1/2t的鹽調味, 剛剛好 , 而且湯非常好喝~ 這樣一鍋差不多就一碗湯, 我喝掉湯 吃一半肉, 另外一半請熊哥幫忙 !!
天哪~ 冬天就是要這個味啊~~ 我的台灣魂 台灣胃 , 大滿足
我只有在做薑母鴨 或是燒酒雞時才用很多米酒來做, 麻油雞的話就只放一點點米酒調味, 米酒太多我覺得湯不好喝! 個人口味不同, 想用米酒只要把清水換成酒即可
另一篇滋補暖身的麻油料理 → 麻油雞胗